ITSS运维体系ITSS(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Standards,信息技术服务标准,简称ITSS)是一套成体系和综合配套的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库,全面规范了IT服务产品及其组成要素,用于指导实施标准化和可信赖的IT服务。 ITSS分会在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的领导下,充分发挥平台作用,认真做好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的应用推广工作;加强自身能力建设,服务于会员单位发展;稳步推进ITSS标准的符合性评估,严把评估质量关。 ITSS充分借鉴了质量管理原理和过程改进方法的精髓,规定了IT服务的组成要素和生命周期,并对其进行标准化,如图所示:
组成要素:IT服务由人员(People)、流程(Process)、技术(Technology)和资源(Resource)组成,简称PPTR。其中: 人员:指提供IT服务所需的人员及其知识、经验和技能要求; 过程:指提供IT服务时,合理利用必要的资源,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相互关联和结构化的活动; 技术:指交付满足质量要求的IT服务应使用的技术或应具备的技术能力; 资源:指提供IT服务所依存和产生的有形及无形资产。 生命周期:IT服务生命周期由规划设计(Planning & Design)、部署实施(Implementing)、服务运营(Operation)、持续改进(Improvement)和监督管理(Supervision)5个阶段组成,简称PIOIS。其中: 规划设计:从客户业务战略出发,以需求为中心,参照ITSS对IT服务进行全面系统的战略规划和设计,为IT服务的部署实施做好准备,以确保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IT服务; 部署实施:在规划设计基础上,依据ITSS建立管理体系、部署专用工具及服务解决方案; 服务运营:根据服务部署情况,依据ITSS,采用过程方法,全面管理基础设施、服务流程、人员和业务连续性,实现业务运营与IT服务运营融合; 持续改进:根据服务运营的实际情况,定期评审IT服务满足业务运营的情况,以及IT服务本身存在的缺陷,提出改进策略和方案,并对IT服务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和部署实施,以提高IT服务质量。 监督管理:本阶段主要依据ITSS对IT服务服务质量进行评价,并对服务供方的服务过程、交付结果实施监督和绩效评估。 ITSS体系结构 ITSS体系的提出主要从产业发展、服务管控、业务形态、实现方式和行业应用等几个方面考虑,分为基础标准、服务管控标准、服务外包标准、业务标准、安全标准、行业应用标准6大类。ITSS全景图如下:
1、基础标准旨在阐述信息技术服务的业务分类和服务原理、服务质量评价方法、服务人员能力要求等; 2、服务管控标准是指通过对信息技术服务的治理、管理和监理活动,以确保信息技术服务的经济有效; 3、业务标准按业务类型分为面向IT的服务标准(咨询设计标准、集成实施标准和运行维护标准)和IT驱动的服务标准(服务运营标准),按标准编写目的分为通用要求、服务规范和实施指南,其中通用要求是对各业务类型的基本能力要素的要求,服务规范是对服务内容和行为的规范,实施指南是对服务的落地指导; 4、服务外包标准是对信息技术服务采用外包方式时的通用要求及规范; 5、服务安全标准重点规定事前预防、事中控制、事后审计服务安全以及整个过程的持续改进,并提出组织的服务安全治理规范,以确保服务安全可控; 6、行业应用标准是对各行业进行定制化应用落地的实施指南。 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是动态发展的,与信息技术服务相关的技术和产业发展紧密相关,同时也与标准化工作的目标和定位紧密相关。 ITSS申请相关问题解答: (1)ITSS目前开放了哪些服务标准申请? (2)ITSS运维服务成熟度有几个等级,每个等级的申请条件是什么? (3)ITSS运维服务成熟度各等级评估有什么区别? (4)申请二、三级未通过评审怎么办? 最后用一句话来描述各个等级的要求:四级:”有没有“;三级:”全不全“;二级:”好不好“;一级:”精不精“。 |